公司动态
最新资讯
免费咨询热线
152-6430-5999轮胎橡胶的生产中轻质碳酸钙的作用解析
时间 : 2025-08-05 浏览量 : 23
对轮胎橡胶性能的影响
- 补强作用:虽然轻质碳酸钙的补强效果不及炭黑,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轮胎橡胶的拉伸强度、撕裂强度和耐磨性。其超细的粒径使得与橡胶分子的接触面积增大,能更好地分散在橡胶基体中,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,从而增强橡胶的力学性能。
- 改善加工性能:加入轻质碳酸钙后,可降低橡胶的门尼粘度,提高胶料的流动性,使橡胶在混炼、压延、挤出等加工过程中更易于操作,减少动力消耗,提高生产效率。同时,它还能改善胶料的挺性和尺寸稳定性,便于后续的成型加工。
- 降低生热:在轮胎行驶过程中,橡胶会因反复形变而产生热量,过高的生热会导致轮胎温度升高,加速橡胶的老化,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。轻质碳酸钙的加入可减少橡胶分子间的摩擦,降低胶料的生热,有助于维持轮胎的使用性能。
选型要点
- 粒径:对于轮胎橡胶用轻质碳酸钙,粒径的选择至关重要。一般来说,超细轻质碳酸钙(粒径在 1 微米以下)更适合,因为其能更好地分散在橡胶中,对橡胶性能的提升更为显著。粒径过大会导致橡胶性能下降,尤其是耐磨性和拉伸强度。
- 白度:虽然轮胎橡胶对颜色的要求不像白色橡胶制品那样严格,但较高的白度(如白度 90 以上)可减少对橡胶颜色的不良影响,同时也能反映出碳酸钙的纯度较高,杂质含量较少。
- 沉降体积:沉降体积在 2.5-3.0 以上的轻质碳酸钙,其结构较为疏松,比表面积较大,与橡胶的相容性更好,能更有效地发挥填充和补强作用。
- 纯度:应选择纯度高、杂质(如铁、锰等金属离子)含量低的轻质碳酸钙,避免杂质对橡胶的硫化性能和老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。
应用优势
- 降低生产成本:与炭黑等高价补强剂相比,轻质碳酸钙的价格相对较低。在轮胎橡胶中适量添加,可在保证轮胎基本性能的前提下,减少高价材料的用量,从而降低生产成本。
- 调节胶料硬度:通过改变轻质碳酸钙的添加量,可以方便地调节轮胎橡胶的硬度,以满足不同部位轮胎的性能要求。例如,胎侧橡胶需要较好的弹性和耐屈挠性,可适当减少添加量;而胎面橡胶为了提高耐磨性,可适量增加添加量。
使用注意事项
- 分散性控制:轻质碳酸钙在橡胶中的分散效果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。在混炼过程中,应注意控制混炼时间、温度和转速,确保碳酸钙均匀分散在橡胶中,避免出现团聚现象。可适当使用分散剂来改善其分散性。
- 添加量合理:虽然添加轻质碳酸钙有诸多好处,但并非越多越好。过量添加会导致橡胶的弹性、耐屈挠性等性能下降。因此,需要根据轮胎不同部位的性能要求,确定合适的添加量,一般添加量在 10-50 份之间(以橡胶为 100 份计)。
- 与其他助剂的配合:轻质碳酸钙在使用过程中,需要与硫化剂、促进剂、防老剂等其他助剂合理配合,以确保橡胶的硫化速度和硫化程度不受影响,保证轮胎橡胶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标准。
总之,在轮胎橡胶生产中,科学合理地选用和使用轻质碳酸钙,对于提高轮胎质量、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。生产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的需求,选择合适规格的轻质碳酸钙,并优化其在橡胶中的应用工艺。
标签:
上一篇:白度98 体积3.0以上 超细超白轻质碳酸钙
下一篇:没有了